發布時間:2014-09-12 00:00 瀏覽:
人民政協報日前專文介紹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全國工商聯副主席、香港中國商會主席、汕頭商會榮譽會長、經緯集團主席陳經緯先生的事跡,評價他為國家經濟發展建睿智之言、 謀創新之舉。本站轉載以饗讀者。
委員在履職過程中不僅僅要積極高效地議政建言,也要努力付諸行動,推動提案的實施。既建言又踐行,真正為國家發展釋放正能量。
一江潤兩地,報國方寸心。
“作為一名港區全國政協委員,愛國、愛港不僅要建睿智之言,更要謀創新之舉;不僅要獻務實之策,更要盡微薄之力?!苯?,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全國工商聯副主席、香港中國商會主席、經緯集團主席陳經緯在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表達了這樣的觀點。
作為在商海中磨煉了近40年的企業家,陳經緯締造了紡織王國、推動了綠色地產、投資了現代服務業,并積極捐資興學、賑災濟困,展現了勤勞拼搏、堅韌不拔、誠實守信、開拓進取、樂善好施、共榮共生的潮商精神,他獨到的思考見解令人稱道,他踐行政協委員責任的舉措更令人尊重。
建言:關注經濟熱點難點問題
長期以來,陳經緯在做強做大一手打造的經緯集團的同時,對改革開放過程中出現的熱點難點問題進行了深刻的觀察和思考,并形成了獨到見解。幾乎每周,陳經緯都要組織專家、學者就有關話題展開探討,立論建言。在近幾年參加的各種國際、國內高層論壇上,陳經緯就有關國家“引進來”“走出去”的戰略、發揮香港橋梁窗口作用、民企的健康發展等問題發表了觀點。他所作的《民營企業社會責任的思考》、 《中國企業信用制度建設現狀與對策》、《自主創新是企業不竭的動力》等數十次高質量演講,受到社會廣泛關注,對相關政策出臺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
成為全國政協委員以后,陳經緯更是身體力行。在充分調查研究的基礎上,他有針對性地就相關問題進行建言獻策。他在歷次全國兩會的提案都引起了積極的反響。
針對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來臨、國家出臺十項措施刺激內需的背景,陳經緯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倡議設立中小企業銀行,這一建議得到社會的廣泛關注。陳經緯認為,“融資難”多年來一直是圍繞中小企業發展的瓶頸問題,這是許多中小企業難以發展做大的癥結所在,建議中央政府考慮開放設立中小企業銀行,該銀行可以實行民間股份制。政府對中小企業銀行實行稅收減免政策,給予政策上的支持,在財政上也進行支持。同時,應充分發揮工商聯作用,由工商聯牽頭,籌建中小企業銀行,專項為中小企業服務。通過對專業銀行的市場化運作,增強中小企業的“造血”功能,從根本上解決數以百萬計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問題。
2009年全國兩會上,陳經緯在作大會發言時表示,在當前經濟形勢下,加強信用風險管理體系建設的重要性越發突出。他認為,我國在計劃經濟年代,信用風險問題矛盾并不突出,但步入市場經濟特別是融入全球經濟以后,這個問題越來越突出,成了影響經濟發展的一個不可忽視的環節。為此,必須要把信用風險管理作為一項系統工程來抓,做到統籌考慮,多管齊下。這個發言得到了與會全國政協委員的贊同和中央領導的重視。當年5月,全國政協就此問題赴上海、湖南等地進行了調研。
陳經緯對于信用風險管理問題的研究由來已久,在此之前,他已連續6年獨家贊助、連續8年出席由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等單位共同舉辦的中國國際信用和風險管理大會并作主旨演講。在今年的第十屆大會主題論壇“信用十年——收獲與征程”的頒獎環節,組委會向陳經緯頒發了“大會杰出貢獻獎”,以表彰并感謝他在推進中國國際信用和風險管理大會品牌發展,鼎力支持信用體系建設方面所做出的不懈努力。
2011年全國兩會期間,陳經緯帶來一個非常大膽的提案——《動用國家外匯儲備,借助香港國際化平臺,支持民營企業到海外投資》,他認為,民企走出去碰到的困難,一是融資難,二是缺乏國際化的專業人才,對國際化的了解、國際化的貿易規則、游戲規則掌握還是不夠。所以,動用外儲來支持民企“走出去”,就是一舉兩得,既可以解決外匯儲備的安全,甚至增加一些收益;又可以解決民企“走出去”碰到的融資難問題。這個提案后被全國政協以《重要提案摘報》形式專報給了中央有關領導。
在2012年全國兩會期間,陳經緯以《將香港打造成為加快實施“走出去”戰略的重要平臺》為題做大會發言。他表示,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10年來,在國家“走出去”戰略指引下,中國企業在世界眾多國家和地區開展投資合作,不僅有力推動了當地經濟的發展,而且全面提升了中國企業的現代化和國際化水平。陳經緯認為,香港作為國際金融、貿易、航運和信息中心,匯聚中西文化,擁有大量國際資金和既熟悉香港、又了解內地、而且掌握國際市場訊息和通行規則的專業人才,香港企業還擁有遍布世界的營商網絡。把香港作為實施“走出去”戰略的平臺,能促進香港功能角色的華麗轉身,推進香港的持續繁榮穩定,同時將為加快實施“走出去”戰略開拓一片廣闊天地。此次兩會期間,陳經緯還作為第一提案人聯合80位全國政協委員聯名提交了相同內容提案。該提案的部分內容被中央政府采納,并成為惠港具體政策措施。
出于潮商特有的戀祖愛鄉情結,陳經緯時刻記掛著潮汕經濟的發展。今年全國兩會期間,陳經緯提交了《調整區域結構,設立廣東“潮汕新區”或將汕頭特區擴大到潮州、揭陽為“潮汕特區”》的提案,陳經緯提出,潮汕拆成三個地級市后,影響了潮汕人的凝聚力,也間接使該區域發展滯后于其他經濟特區。他建議,效仿天津濱海新區將潮汕三市合并,其土地面積將相當于深圳的5倍,加上潮汕商幫的帶動,可以吸引全球投資。這份提案引起熱議,得到了包括20位上一屆全國政協常委、現屆全國政協委員,10位全國工商聯副主席、50多位港區全國政協委員的支持。
踐行:推動中國企業“走出去”
立其言,躬其行。
2009年8月,在香港特區政府和全國工商聯等機構的大力支持下,香港中國商會在港正式成立,陳經緯擔任首屆主席。香港中國商會是順應國家“引進來”“走出去”發展戰略而成立的、以中國內地赴港和通過香港走向海外的非公經濟企業為主體的愛國愛港的商會組織。香港中國商會致力于為我國非公有制企業到香港投資發展并通過香港“走出去”以及各省市在香港對外招商引資提供了“引進來”、“走出去”的雙向服務。
2011年11月,由香港中國商會主辦、經緯集團獨家贊助的首屆“中國海外投資年會”在港召開。年會以“服務國家、繁榮香港、惠及全球”為宗旨,匯聚全球政界、商界、媒體等各種力量,為中外企業牽線搭橋,提供一個資訊及資源對接的平臺,探討在未來世界經濟格局變化中,中國企業“走出去”和“引進來”的新思路、新戰略。
年會盛況空前。時任全國政協副主席黃孟復、十屆全國政協副主席王忠禹以及香港特區政府署理行政長官林瑞麟親臨年會并致詞。海內外8600多人次參與,其中約有1000位內地政府官員、國際政要、海外僑領、海內外知名金融家、企業家、權威研究機構專家學者和各大主流媒體人士。演講嘉賓超過百位。
首屆年會獲得巨大成功后,2012年8月又召開了第二屆“中國海外投資年會”。期間,年會除主題、專題論壇外,還發布了中國100大跨國公司及跨國指數,分享了海外成功投資經驗,推選中國海外投資最佳案例、中國海外投資年度人物等。
時任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在兩屆年會前會后都作了重要批示。時任全國政協主席賈慶林評價成功舉辦的兩屆“中國海外投資年會”,正逐漸成為具有一定國際影響的品牌活動。與此同時,海內外對年會的關注程度也越來越高。輿論普遍評價,年會正逐漸成為聚焦中國海外投資、服務國家“走出去”戰略的一個世界級、國際化的交流合作平臺。
為了香港中國商會在貫徹“走出去”戰略中發揮更大作用,陳經緯組織香港中國商會代表團訪問內地有關省、市及相關國家。在北京、上海、天津、廣東、廣西等地,香港中國商會訪問團受到了當地黨政領導的親切接見,并高度評價香港中國商會代表團為內地到香港發展、香港到內地發展的企業提供雙向服務;訪問團也分別就發揮“中國海外投資年會”作用,幫助企業“走出去”和政府“引進來”、促進港企、海外華商與當地合作等問題進行了廣泛的交流。值得一提的是,今年6月,香港中國商會由陳經緯帶隊,對泰國進行了訪問,得到了泰國總理英拉等高級官員和商會領袖的接見。會談后,雙方達成了建設“東盟城”等初步商業合作項目。
“全國政協委員在履職過程中不僅僅要積極高效地議政建言,也要努力付諸行動,推動提案的實施。既建言又踐行,真正為國家發展釋放正能量!”陳經緯在采訪結束時表達的話堅定而有底氣。
Copyright(C) 2019 深圳市汕頭商會 版權所有
地址:深圳市南山區高新技術產業園北區清華信息港科研樓2樓202室 聯系電話:0755-86606909/ 86606918 傳真:0755-86606988
Power by DedeCms